1.答案: A
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
第一句强调为了引进外资发展经济,我国许多地方都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第二句说明了给外资企业提供的优惠条件。第三句举例说明。三句间是递进关系。
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
从文中的第二句和较后一句中所列举的实例都可以看出,优惠条件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
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符合题意,B说的是优惠条件带来的好处,CD文中并没有提及,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 B
解析:在所给的条件中,司机出现了两次。由条件可知,司机不是小王,也不是小张,所以司机只能是小马;再由“小马比乘客年龄大”“司机比小张年龄小”推出小张不是乘客,是售票员,则小王是乘客。根据题干条件列式如下:
小张售票员>小马司机>小王乘客
故乘客年龄较小,B项正确。
3.答案: A
解析: 由条件,A项,“未成年罪犯”导致“单亲家庭”增多,与题干结论为因果倒置,故完全削弱结论。B项,罪犯比上一年增加,但无法确定未成年罪犯所占比重,无法断定是削弱还是支持。C项,父母关系好,对孩子极其关爱,并不是因为单亲家庭才促使未成年人犯罪,削弱结论。D项,选项“成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并不涉及“重大刑事案件”“单亲家庭”的结论,与结论无关。故本题选A。
4.答案: D
解析:题干的逻辑错误在于,云南菜是民族特色菜的一个特例,并不一定具备民族特色菜的所有特征。A项,推理与题干推理结构不同。B项,“有些大学生”并不是一个特例。C项,“小李不是贫困山区的孩子”是否定义。D项,“他”是“职场新人”的一个特例,和题干推理结构相同。D项,转换为:现在的新人受不了气,他是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所以他受不了气。故本题选D。
5.答案: D
解析: 题干由与人接触的猴子有1%患狂犬病得出结论“该地猴子中感染有狂犬病的比例,将大大小于1%”。A、B两项与人接触的猴子占总数的比例、患病宠物的比例与题干结论无关,排除。若不愿与人及其宠物接触的猴子患狂犬病的比例大于1%,则总体比例会大于1%,故必须愿与人及其宠物接触的猴子患狂犬病比例较高才能得出题干结论,C项错误,只有D项支持了专家推测。故答案选D。
更多练习: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2.06)
没练过瘾?访问2018年选调生考试、模拟试题查看更多练习。
点击访问2018年选调生面试备考,攻克面试难关!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