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找点。
围绕作答对象,在材料中寻找寻找“微公益”良性发展内容。通过阅读发现,材料中与“微公益”相关的主要内容为问题和对策型要素。具体如下:
1.问题。(1)诈捐骗捐。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缺乏对项目真实性的审查核实,导致公众善心利用。(2)项目不公开。公益组织隐瞒项目进度,甚至私自挪用善款,侵蚀行业口碑。
2.对策。(1)出台规定限制。民政部再次出台行业标准,明确要求募捐的主体及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限制募捐信息发布服务。(2)引导行业自律。设置从业许可,确立针对互联网公益相关主体的行为指引,引导其自律管理、规范管理。(3)加大信息公开。讲相关公益项目的执行情况类目清晰公开,时时更新、笔笔公开。(4)加强监督管理。互联网公司、平台及企业自身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对违规公益组织和企业应出台和实施有效监管惩戒手段。(5)发挥群众力量。公众应树立监管意识和权责意识,促进互联网公益良性发展。
三、加工。
1.内容加工。讲话稿在内容可以书写成总分总的逻辑,即开头、主体、结尾三段。
(1)开头。可将问题型要点融入在开头当中,作为发文事由呈现,体现“微公益良性发展”的行文目的,并注意语言过渡的流畅性。示范开头写作如下:
【开头示范】
大家好,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益搭上“互联网+”快车,为人们参与公益慈善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微公益”与每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但问题也频频爆出:1.诈捐骗捐。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缺乏对项目真实性的审查核实,导致公众善心利用。2.项目不公开。公益组织隐瞒项目进度,甚至私自挪用善款,侵蚀行业口碑。
(2)主体。主体部分是核心的得分点,也是材料篇幅中占比最大的内容,在书写中可以将对策要点融入,因其内容较多,可以采取分条形式作答,体现文书的条理性及层次性。示范主体写作如下:
【主体示范】
保护网友爱心免遭欺骗方法:1.出台规定限制。民政部再次出台行业标准,明确要求募捐的主体及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限制募捐信息发布服务。2.引导行业自律。设置从业许可,确立针对互联网公益相关主体的行为指引,引导其自律管理、规范管理。3.加大信息公开。讲相关公益项目的执行情况类目清晰公开,时时更新、笔笔公开。4.加强监督管理。互联网公司、平台及企业自身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对违规公益组织和企业应出台和实施有效监管惩戒手段。5.发挥群众力量。公众应树立监管意识和权责意识,促进互联网公益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