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措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抓住“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个着力点:
一、科技创新
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本身就是规模宏大的创新行动。当前,创新仍将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金钥匙”,而企业更是创新的主体。过去中国企业用廉价的成本生产可以被替代的产品,现在到了需要转型升级的阶段。
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必须抓住“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大着力点。科技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创新的基础在“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认为,当前,支撑中国向技术前沿发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础仍然薄弱;增加创新机会、强化创新动力、端正创新行为的适宜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尚待形成。
二、体制创新
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必须抓住“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两大着力点。
如果说简政放权是激励市场活力,鼓励大众创业的先手棋,那么制度建设就是连环炮。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出台“责任清单”,“法定职责必须为”。李克强说,政府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1)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创新创业热情的“乘法”:简政放权,从政府层面来说,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快改革步伐,简政放权,给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留出空间,搭好舞台。通过政府放权让利的“减法”,来调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的“乘法”。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拿出“权力清单”,讲清政府应该干什么;给出“负面清单”,指明企业不能做什么;理出“责任清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2)有位当有为,扶马送一程。放”就是要放开市场准入,降低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门槛,让民营资本有资格也更有信心进入基础设施、金融保险、交通、通信、能源等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长期稳定收益的领域,共同参与平等分享改革开放这块“蛋糕”。“扶”就是要加大政府扶持,让企业轻装上阵;坚决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壁垒,在税负改革、金融创新、财政扶持等政策方面为企业松绑。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