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案: D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本题论点是确实存在着某种“互联网狂躁症”,论据是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Internet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根据一项对10000个经常上网的人的抽样调查,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恼火的人数达到了1/3,而20岁以下的网迷则有44%承认上网后感到烦躁和紧张。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A项:上网者的人数剧增,通道拥挤,要等待很长的时间,从而引起上网者烦躁和紧张,因此A中说法可能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病因;
B项:网上信息过量会使人们无所适从,失去自信,个人注意力丧失,进而使得上网者烦躁和紧张,因此B中说法可能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病因;
C项:实行上网交费制,起到了制约人们上网的作用,与上网后感到烦躁和紧张无直接关系,属无关选项,因此C中说法较不可能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病因;
D项:遭受无礼对待或接收到一些信息垃圾,从而使得上网者感到烦躁和紧张,因此D中说法可能成为“互联网狂躁症”病因。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
4.答案: B
解析:
5.答案: C
解析:
本题为削弱型。论点:“项目经理制度”提高了公司的年终收益。论据:实施该制度后,公司的年终收益提高了50%。A项,实施制度后虽然人员成本增加,但公司年终收益仍然较之前增加,没有削弱作用;B项,论述了“项目经理制度”的优势,属支持项。C项,另一家情况类似的公司未实施此项制度仍然取得年终收益的增加,说明公司提高年终收益可能会有市场扩大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属削弱项。D项,虽然未统计具体比例,但并不能排除项目经理制度对公司年终收益的贡献,排除。综上,本题选C。
没练过瘾!访问 2017年选调生考试试题、模拟试题 查看更多练习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