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选调生公基知识:建安诗歌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文化历史)

2018-04-12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 >

【导语】:在选调生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大量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备考资料供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选调生考试QQ群658970981 | 微信公众号:xdsoffcn | 各省选调生辅导课程

  2018各省选调生公告汇总 | 重要时间节点选调生报考百科指南

虽然文学常识的考查范围很广看似无章可循,实则有一定的规律,每年的重难点和常考点总是有一定的重复性和规律性,因此对于文学常的复习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注意积累的同时及时发现考试的规律才能在文学考试中拿到。

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常常是大家认为比较难于记忆的地方,而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往往能够帮助考生们比较和识记。除此之外,对于文学中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的考查也是大家觉得比较耗费精力的方面,而实际上总结规律不难发现掌握常见考点对于提升学习效率是有非常大帮助的。以下是为大家梳理的建安文学的常见考查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的复习。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一般指建安至魏初,即公元196—220年。建安时期的文学作品,尤以诗歌较为突出,文风慷慨悲凉、刚健遒劲,被称为“建安风骨”。建安诗歌是从汉乐府和“古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

就继承方面来说,从汉乐府民歌中兴起的五言诗形式,被建安诗人普遍使用,加以发展,并成为整个魏晋南北朝诗歌较基本的形式。乐府民歌的语言风格,对文人诗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而且,采用乐府诗题,沿袭乐府民歌中常见题材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的文人诗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就发展和改造方面来说,二者的不一样在哪在于: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