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5福建选调生行测判断推理考点:假言命题知识点储备

2014-12-02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行测 > 行测技巧 >

【例题2】父亲对儿子说:“你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重点大学。”后来发生的情况是:

Ⅰ.儿子努力了,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Ⅱ.儿子没努力,考上了重点大学。

Ⅲ.儿子没努力,没有考上重点大学。

Ⅳ.儿子努力了,考上了重点大学。

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误?

A.仅Ⅳ B.仅Ⅲ和Ⅳ C.仅Ⅱ、Ⅳ D.仅Ⅰ、Ⅲ和Ⅳ

【答案详解】题干较后提问“发生哪几种情况时,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这是典型考查真假关系的题目。

题干中父亲的话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假而后件真”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才为假,其他几种情况下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都为真。情况Ⅰ 为“前件真而后件假”情况,父亲的话没有错;情况Ⅱ为“前件假后件真”情况,这种情况下,则父亲的话就错误了;情况Ⅲ和Ⅳ分别为“前件假后件假”和“前件真后件真”的情况,都证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

(三)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真假关系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与其肢命题(前件、后件)之间的真假关系非常简单,因为前能推后,后也能推前。因此如果前件与后件同真或同假,则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真的;如果前件与后件不同真、不同假,则该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假的。

四、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

我们先来看一下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其实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前件反映的是这样一种条件,由前件单独可以得出后件,但是却不是能够得到这个后件的条件,要得到这个后件还有其他的途径可循。因此如果存在前件,一定可以得出后件,但是如果不存在这个前件,却不一定不存在这个后件,因为还有其他的条件可以得出这个后件;同理,如果没有后件,那么产生后件的所有原因肯定都不存在,因此这个前件也就肯定不存在;但是如果有这个后件,却不一定肯定存在这个前件。所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可以总结为:

①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

②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我们在遇到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时候,只要牢记这两条规则,便可以轻松地进行推理了。

【例题1】如果天气晴朗,小刘就去郊游;如果老婆不与他同去,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单位有急事,小刘就不去郊游;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六,小刘就不去郊游。

假设以上说法正确,那么,如果小刘去郊游,则不能断定下述哪项正确?

A.老婆与小刘同去郊游 B.天气晴朗

C.小刘单位没有急事 D.今天是星期六

【答案详解】题干是四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其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小刘去郊游”肯定了第一个命题的后件,不能推出肯定的前件,因此B项无法确定真假;同时否定了后三个命题的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因此A、C、D三项都为真。因此,答案选B。

【例题2】每逢下雨,街道和人行道就变湿。

如果上述论断是正确的,则下面哪个也一定是正确的?

Ⅰ.如果街道和人行道都是湿的,那么正在下雨。

Ⅱ.如果街道湿了,但人行道没湿,那么没下雨。

Ⅲ.如果没下雨,那么街道和人行道都不会湿。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Ⅱ

【答案详解】题干等值于“如果天下雨,那么街道变湿并且人行道变湿”,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其有效的推理规则是“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Ⅰ不能推出,因为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Ⅱ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它否定了后件,所以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Ⅲ不能推出,因为否定前件,不能推出否定的后件。所以,正确答案是B。

【例题3】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和毁林,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了20世纪全球明显升温。如果要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各国就要进行人为干预,或者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者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把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重新吸收起来。

据此,可以推出( )。

A.如果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就能避免全球明显升温

B.如果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能避免全球明显升温

C.如果各国既不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又不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不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

D.如果各国从源头上限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或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的汇,就能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长期增长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