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选调生行测考试中,梳理行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尤为重要。为此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选调生考试行测辅导、行测备考等辅导资料,助您高效备战选调生行测考试。
选调生考试QQ群658970981 | 微信公众号:xdsoffcn | 选调生公开课预约
2018各省选调生公告汇总 | 重要时间节点 | 选调生报考百科指南
自选调生考试在行测题目中设置了一拖五的朴素逻辑之后,大家对它可谓又爱又恨,尽管正确率会比较高,但是有过做题经验的小伙伴也知道考试过程中时间的重要性,五道题,平均的做题时间为8min,按照我们对于逻辑分值大概的估计,时间与分值二者之间并不成比例,所以如何在把握正确率的同时提高做题的速度呢?在这里分享一下中公教育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第一步:分析材料,找突破口。一般而言,这类题目比较好判定,基本不需要问法,看形式就能够知道这道题是朴素逻辑的问题,然后特别重要的,在看材料的过程中,要依据它的核心思维——突破口法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两个维度:确定项和关联项。一方面,确定项更多的指对某一主体具有属性的肯(否)定的判定,例如‘甲(不)来自A国家’;另一方面,关联项更多的指出现次数多、关联性强的选项,这种方法如何应用呢?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1】大学毕业的张、王、李、赵4人应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负责一项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销售,一人做研发,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张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发;
③如果张没有做研发,那么赵也没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赵不做研发,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A.张做销售,李做研发 B.赵做研发,李做销售
C.李做销售,张做研发 D.李做研发,赵做安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