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阅读理解)(11.20)

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 2017-11-20

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5分钟快速了解选调生,点击查看

2018选调生交流群: 130614786,点击加入,为你答疑解惑

关注选调生公众号:xdsoffcn,免费领取上岸备考礼包


【导语】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提供了选调生试题,考生在复习备考期间需要多多的练习行测模拟题,熟悉选调生考试题型。

1.在公路发展的早期,它们的走势还能顺从地貌,即沿河流或森林的边缘发展。可如今,公路已无所不在,狼、熊等原本可以自由游荡的动物种群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与大型动物的种群相比,较小动物的种群在数量上具有更大的被动性,更容易发生杂居的现象。

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 )。

A.公路的发展造成了动物生存状态的改变

B.公路越发展,对动物越不利

C.公路发展的程度不同,动物所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

D.公路的发展应考虑到对动物的影响

2.几乎席卷全民的创富行动催生了佛山“草根经济”的灿烂风景,也形成了“眼见为实”“落袋为安”的心理定式。而务实、低调的文化性格,常常让佛山人对“荣誉”和“称号”不那么热衷。所以吃苦耐劳的佛山人不缺财富,却缺少包装:一间凌乱的作坊也许是一个制造名牌的工厂,一位不修边幅的行人可能就是一位家财万贯的大佬。但过分随意的“朴实无华”一旦蔓延扩散,成为一种群体行为,必然弱化市民对城市形象的念想与呵护。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佛山人不修边幅,缺少形象包装

B.长远来看,过分随意的低调对构建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一定的害处

C.佛山人经济上的繁荣与做人的低调不和谐

D.佛山人“朴实无华”的文化心理成因

3.黑格尔在《美学》里指出:康德所理解的艺术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只存在于人的主观概念里”。席勒却能“把这种统一看做理念本身,认为它是认识的原则,也是存在的原则”。这就是说,席勒认知到这种统一体不只存在于主观的思维中,也存在于客观的存在中;“通过审美教育,就可以把这种统一体实现于生活”。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较正确的一项是( )。

A.黑格尔的《美学》主要讨论的内容是艺术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

B.艺术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不仅是一种思维存在,而且是一种物质存在

C.作者认为,席勒的艺术美学观里包含着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内容

D.就艺术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问题,黑格尔认为席勒比康德的认识更进了一步

4.几年来,我国许多餐厅使用一次性筷子,这种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资源环境工作者呼吁: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让山变绿、水变清,是采取坚决措施,禁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了。

以下说法不能对批评者的观点提供支持的是( )。

A.我国森林资源十分匿乏,把宝贵的木材用来做一次性筷子,实在是莫大的浪费

B.1998年的特大水灾不但与天气有关,也与多年的滥砍滥伐有很大关系

C.森林和种绿色植被对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D.保护森林不能只保不用。合理使用,适量采伐,发展林区经济,也能促进保护

5.蚂蚁是所有动物中较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是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由于其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常常争得你死我活,场面十分壮观。特别是在食物短缺时,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则会达到高潮。早春时节,当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会袭击其他种类的蚂蚁,争斗的结果总是以“狩猎蚁”的胜利而告终。这段话直接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狭路相逢勇者胜

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C.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D.进攻是较有效的防守

参考答案在下一页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