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逻辑判断)(11.22)

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 2017-11-22

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1.答案: D

解析: 本题先从第二空白处入手,题干中后半句的语境是贬义的,“娓娓道来”和“孜孜不倦”是褒义的,排除B、C两项。A项的“臻于郅治”指把国家治理到了极好的地步。而根据语境可知,中国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正在进行,没有达到非常好的地步,“臻于郅治”不合语境。所以答案选D。“溢美”指过分夸奖,符合文意。

2.答案: A

解析:本题属于实词、成语混合辨析题。“信手拈来”指随手拈取过来,多形容写作诗文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用在此处不合理,故排除B和D。“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就完成了,符合文意。“唾手可得”侧重强调很容易就得到了,而文段第一个空需要一个“形容写作品这件事情很容易就完成了”的词,故不符合文意,排除C。所以第一个空填“轻而易举”。“迷惑”和“疑惑”均指心里不明白,辨不清是非,不能相信。“困惑”指感到困难不知道怎么办,文段第二个空主要表述学术见解在逻辑上和话语上存在的差异带来的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故填“困惑”更合适。故答案为A。

3.答案: D

解析:第一空可首先排除A项“愿望”。第二空,“一蹶不振”指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分崩离析”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由成语的意思可知,>D>项较为恰当。

4.答案: B

解析: 本题的突破口在第二空白处,根据“巨大的经营风险令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可知,保险公司不是主观上不想“大面积开发和经营这类产品”,而是受客观原因的制约,即“因为这类产品往往保险面广、赔付金额多”。“力不从心”表示心里想做,可是能力或力量够不上,符合文意,且“努力”与”自身”搭配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此题考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

先看第一个空,分析可知题干的意思是:对“什么是人才”大家的看法是不一样的。“众说纷纭”指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是指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也指意见纷纭,分歧很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见仁见智”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都表示了对某种意见或问题不统一。“因人而异”表示因人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能表现对问题的意见不统一,所以排除D,在ABC中选择。

再看第二个空,“统一”、“固定”的意思太过绝对,用在人才基本素质的评定上显然不妥;“共通”强调通行或适用于各个领域,程度灵活,更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C。

更多练习: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1.22)
 

没练过瘾!访问 2018年选调生考试、模拟试题 查看更多练习

点击访问 2018年选调生面试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