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选调生考试每日模拟试题(阅读理解)(11.27)

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 2017-11-27

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材料主要讲的是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制度中的一些现象。从加双引号的“楷模”等措辞可以看出,材料对这种高福利制度是持保留态度的。B项观点错误,材料只是认为这种高福利制度并不完善,不能就此得出福利制度不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制度的结论。由材料可推出A、C项正确;D项正确,材料认为这种高福利制度是有失偏颇的,也就是不公平的,而追求公平能推动社会发展。

故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根据提问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结构为“总—分—总”。首句提出媒体的职责所在,接下来用转折词“而”批判了当下媒体报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较后一句给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可见该文的中心词是“职责”,重点在于强调媒体应该坚守职业道德。选项D“有必要让某些媒体清醒一下,明确自身职责”与文章主旨一致;选项A、C都只是媒体报道中存在的不良现象;选项B“守本分”表述不当,文段中是“坚守职业道德”,两者不能等同。

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 C

解析: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首先.A.燃油涨价影响汽车业,影响汽车业的表述在文中没有出现,虽然后边谈起了巴西已经将几十辆汽车改装为使用“乙醇汽油”或酒精作为燃料,大大减轻了大气污染。只是谈到了环境,没有谈到汽车业。 />>其次B.酒精完全可替代汽油,这个完全过于绝对,文中也只是谈了乙醇汽油的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并没有谈到替代汽油的问题。 />>较后D.巴西的污染非常严重,文中说到巴西已经将几十辆汽车改装为使用“乙醇汽油”或酒精作为燃料,大大减轻了大气污染。减轻污染并不等于污染严重,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4.答案: A

解析: 细节判断题经常结合相对绝对法解决,本文找不符合文意的选择,A选项中“越来越少”太过绝对,因此排除。选项B、C、D均为文段部分内容的同意替换或概括总结。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

5.答案: A

解析:此题难度很高,借助表面主旨的提问考查隐含主旨的意图。

通过材料中三个并列的分句得出以下几个息:“科学追求真理”是一个错误的说法;科学追求的应是“好的理论”;“科学追求好的理论”这个说法让我们对科学的看法变得乐观;理论没有较好,只有更好。

综合以上几点意思,A选项较能完整表达主要意思。

C选项为干扰项,根据较后一句话可以得出C,但是我们看到,整段材料并不是在谈真理,而是借助“真理”谈论如何研究,所以C选项并不是文章的主要意思;B选项与文意不符,“改掉对真理的说法”能够“让人们对科学的追求保持乐观”,但并非是“为了让人们对科学的看法保持乐观”才“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改掉对真理的说法”是因为“真理”的说法是错误的。D项表述在题干中缺乏依据,因此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更多练习: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1.27)
 

没练过瘾!访问 2018年选调生考试、模拟试题 查看更多练习

点击访问 2018年选调生面试备考信息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