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选调生考试每日模拟试题(公文写作与处理)(2017.12.22)

中公教育选调生考试网 2017-12-22

位置:首页 > 考试题库 > 模拟试题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CD

解析:据《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使用说明中主题词的标引方法如下:

1、一份文件的标引,除类别词外较多不超过5个主题词,主题词标在文件的抄送栏之上,顶格写。

2、标引顺序是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较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

3、一份文件如有两个以上的主题内容,先集中对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引。

4、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的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5、当词表中找不出准确反映文件主题内容的类属词时,可以在类别中选择适当的词标引。同时将能够准确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标在类属词的后面,并在该词的后面加"△"以便区别。

6、列在区域分类较后,用黑体标出的主题词只供检索用,不再作标引。

7、附表中的主题词与主表中的主题词具有同等效力,标引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如果附表中所列的国家、地区的实际名称发生了变化,使用本表的各单位可先按照变化后的标准名称进行修改和使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将定期修订附表。A选项区域分类与主题词标引的方法无关,故本题选BCD。

2.答案: C

解析:发文字号的规范写作格式

3.答案: C

解析:

会议纪要是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公文,具有约束执行的效用,所以A选项错误;会议纪要>只需忠实地记载会议实况,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所以BD选项错误。C选项描述准确,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A

解析:为照顾行文的简洁,经常使用无主句这种特殊句型。

5.答案: C

解析:书信中的“此致敬礼”,“此致”指的是前面的内容讲完了,而并不是针对后面的“敬礼”而言。

“此”指的是前文内容,例如:写回信时,末尾用“此复”;下通知时,末尾用“此通知”;发布命令时,末尾用“此令”。这些都是煞尾语。“致”字即“尽”或“与”讲,含有无保留地给与或呈献之意。“致××书”,即“与××书”;“致词”,即“献词”。

“此致”两字连用,意思就是“上面的话说完了”,这是从文言文中因袭下来的。

本题相关知识点:“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更多练习:选调生考试每日一练汇总(12.22)


没练过瘾?点击查看2017年12月选调生考试每日模拟练习汇总或访问2018年选调生考试、模拟试题查看更多练习。

点击访问2018年选调生面试备考,攻克面试难关!

相关推荐:考试公告|报考条件|考试政策|考试时间|报名方法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中公选调生考试网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