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府人事部门职能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10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7-08-03

位置:首页 > 考试信息 > 考试政策 >

六、认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组织有关专家举办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讲座,宣传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继续举办“人事厅(局)长校园行”活动,就高校毕业生普遍关心、涉及人事管理与人事政策方面的问题,组织有针对性的“说明会”进行讲解。协助当地高校做好离校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积极促进校企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高校毕业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提升求职能力。

七、实行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制度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应建立离校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制度。求职登记应以毕业生生源所在地为主,凡离校后择业期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均可向生源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申请办理求职登记手续,享受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人事代理、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系列服务。毕业生求职成功后,还可为其办理各种人事关系转接手续。各地政府人事部门及所属人才服务机构要根据建立求职登记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的专门机构,整合服务资源,完善服务手段,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要优先安排登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积极提供供需见面机会,促进其尽快实现就业。

八、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7号)精神,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工作。确定一批条件合适并有积极性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见习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回到原籍尚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为期3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要做好“千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充分发挥见习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见习基地和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和检查,规范就业见习活动,协调解决见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就业见习的质量和效果。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为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

九、开展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帮扶工作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做好困难家庭(主要包括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制定困难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实施重点推荐、优先安置。为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推荐、跟踪回访等“一条龙、一对一”的全免费服务,优先安排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有条件的地方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

十、做好高校毕业生人事代理服务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积极开展面向到非公单位工作和到农村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的人事代理服务,为他们提供人事关系接转、人事档案管理、转正定级、党团关系接转、专业技术职称申报、社会保险缴纳、户口迁转手续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要认真研究解决人事代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除毕业生后顾之忧。

十一、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职能的人事厅(局)应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发挥人才市场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无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职能的人事厅(局)也应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人才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功能,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确保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工作和公共服务的正常开展。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立足人事部门职能,加强与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抓紧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人  事  部
二○○七年八月二日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