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由此得名。在我国中秋节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佳节,节日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在今天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称之为老人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因此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感恩、敬老、祭祖之意。
以上便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我们在过节的时候,千万不要只追求过节本身,掌握并继承这些习俗才能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