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选调生公共基础法律知识: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

2018-07-13

位置:首页 > 备考资料 > 公共基础知识 >

【导语】:在选调生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不易记忆,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大家整理了大量公共基础知识公基备考资料供广大考生复习备考。

  选调生考试QQ群658970981 | 微信公众号:xdsoffcn | 选调生公开课预约

  2018各省选调生公告汇总 | 重要时间节点选调生报考百科指南

公职考试中,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是常见考点,且较难理解。2017年10月1日,民法总则正式生效。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的中止制度进行了修改。本文将重点分析二者的不一样在哪。

一、概念不同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产生而使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为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产生原因不同

1、诉讼时效的中止产生的原因

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四条的规定,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相关推荐

全国省份